车村镇位于嵩县南部,总面积556平方公里,辖26个行政村,5.6万人,林业用地面积71.5万亩,有林地68万亩,森林覆盖率90%,镇区面积2.5平方公里,镇区非农业人口1.2万人。近年来,全镇上下,以“生态兴乡、绿色富民”为目标,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为契机,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建设,用心血和汗水描绘了一幅林海碧波的壮丽画卷,演绎了林业发展的新跨越。
三年来,车村镇先后荣获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、国家级生态乡镇、河南省园林乡镇、洛阳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乡镇、嵩县村庄绿化先进乡(镇)、嵩县林业产业建设先进乡(镇)、嵩县森林防火先进乡(镇)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回首顾望,有力的兴林举措,高涨的绿化热情,演奏着高亢激昂的绿色交响曲,展现着一组组感人的景象。
(组织机构)车村镇历届党委、政府都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,分别成立党委书记任政委、镇长任指挥长的造林绿化指挥部,并不断强化镇长任主任的镇绿化委员会,下设专门办公室,拨付专款。在造林绿化上,坚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任期造林绿化责任制,逐级签订造林绿化责任状,纳入年度目标考核,作为干部提拔的主要依据。在造林季节,镇党委、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,镇财政投入专项造林资金,确保造林绿化顺利进行。在造林绿化的关键季节,镇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深入造林第一线督导检查。每年3月12日义务植树节,镇、村领导都身体力行,率先植树、捐款,兴办领导绿化点,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。
(规划设计)造林绿化,规划先行。镇绿化办和林业、城建等部门,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坚持“统筹规划、突出重点、规模治理、先易后难、分步实施、生态为主、适地适树”的原则,在认真开展林业调查规划的基础上,科学编制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、年度造林计划、工程实施方案和具体作业设计,将造林规划逐一落实到每个山头、地块,每个庭院、村庄,对造林树种、造林密度、整地方式、栽植方法等作出明确技术要求。施工中林业技术人员认真做好服务和技术指导,严把苗木关、整地关、栽植关,最大限度地保证造林成效。近年来,在天气持续干旱的恶劣条件下,全镇造林成活率、保存率普遍达到90%以上。
(景观保护)森林资源保护是车村镇林业发展的另一主战场。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,镇建立了镇、村、组三级96余人的护林网络队伍,对全镇68万余亩天然林实施全天候的监控和保护。为加大打击毁林犯罪的力度,镇成立了天然林管护站,核编10人,设立了2个防火检查点,26个行政村村村有天然工程管护员,各大造林点均配有专职护林员。投资30万元强化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,建立了120余人的森林消防队伍,做到了连续10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病虫灾害、森林火灾和破坏绿化成果案件。
(绿化美化)“享受绿色文明,拥抱健康生活”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目标。为了让森林走进家园,车村镇党委、政府把镇区绿化作为一个重要载体。近年来,结合省级园林乡镇创建,在镇区街道通道栽植绿化树木6万余株,大力实施拆墙透绿、单位绿化、庭院绿化、道路绿化,全镇共建省级园林单位1个,花园式单位4个。目前,镇区各类绿地面积470亩,镇区绿化覆盖率达90%,人均公共绿地40平方米。为使村庄处在绿色掩映之下,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,全镇上下开展了村庄绿化、通道绿化攻坚战。结合“创建绿色家园,建富裕新村”活动,2010年以来,高标准完成绿化示范村建设10个,达标村建设6个,使全镇行政村绿化率达到了100%,全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5%。三年来,全镇共完成通道绿化56公里,乡村路绿化率达95%以上。
(义务植树)为认真落实全民义务植树活动,每年镇、村通过大喇叭、宣传单、设置宣传标牌、宣传造林绿化典型,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义务植树宣传活动,群众对义务植树重要性知晓率达98%以上,对创建“全省绿化模范乡(镇)”的支持率达95%以上,全镇上下形成了爱绿、增绿、护绿的浓厚氛围。2010年以来,全镇每年参加义务植树都在3万人次以上,义务植树70万株以上,义务植树尽责率、建卡率均达到98%以上。全镇干部职工每年义务植树捐款高达6万元以上,建立义务植树基地6个,面积3500亩,义务植树建卡率100%,尽责率98.5%,义务植树成活率都在97%以上。
(生态建设)3年来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192亩、核桃产业造林9150亩,宜林荒山、荒地、荒滩绿化化率达到98.2%,省道、县乡镇道路全部绿化。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,车村镇积极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、天然林保护工程、生态能源林建设工程、山区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林业工程建设,本着“规模发展、连片治理”和“国家要生态,群众得实惠”的发展思路,新发展核桃生态经济林9150亩,林下种植7000亩,苗木花卉6731亩,退耕还林 3295.7亩,使全镇经济林总面积达31000亩。在工程管理中,实行了工程质量管理跟踪问责制,使造林合格率达到了100%,同时实行了报帐制,严格资金管理,设立专户,封闭运行,专款专用,保证了资金使用效益。
(古树名木保护)全镇完成了对85株古树名木的拍照、挂牌、建档工作。组织林业专家对古树名木的生存和保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,划定保护范围,制定管护措施,落实了管护责任人;全镇3年来没有采挖、移植、买卖古树名木现象发生。车村镇古树名木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。
青山为证,车村人将以孜孜不倦的追求,以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、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,全力构建现代化和谐林业,把一个山更清,水更秀,林更盛,果更丰的绿色何村呈现给世人。
?